第七十五章(2 / 2)

根据史料记载,「白金三品」由银与锡混合铸成龙、马、龟三种面值不同方圆不同的白金币。1枚圆形龙币等于三千铜钱,1枚方形马币价值五百铜钱,1枚圆形龟币折合三百铜钱。自先秦到汉初,货币体系中并没有白银的容身之地。

始皇帝颁布的统一货币制度,分为“上币”与“下币”。

下币是本期主要讲述的铜钱秦半两,主要流通于下层民众与日常生活的小额交易。上币则是黄金,供大宗商贸的大额支付与上层贵族使用。不按照枚数计算,而是称量使用。

汉朝沿袭了这一制度。

刘彻推出前所未有的「白金三品」,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含有白银的货币,其主要目标针对有钱人群体。

官方拟定了银币与铜钱的比值,但从当时实际购买力来看,这种比值定价虚高。

以出土的马币为例,一枚重20克左右,含银量不超过1.38两。

折合铜钱172-272文,而官府给出的定价是500文。法定购买力相当于实际购买力的183%-289%。①

如今将这样的货币称为

大额虚币。

刘彻本来希望利用大额虚币,从有钱人群体中赚取暴利差额,但计划赶不上变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到,"当利润达到300%的时候,他们敢于冒绞刑的危险。"

比老马的文字结论早了两千年,汉武帝时期的盗铸者们就上演了千古不变地铤而走险。

哪怕刘彻下旨“盗铸诸金钱罪皆死”,但是「白金三品」的法定价值与铜钱兑换值可谋求的差额暴利过大,让冒死铸币者一茬又一茬地出现,砍头也砍不完。

一年后,刘彻不得不叫停「白金三品」。

不同于首次推出银币的失败,「白鹿皮币」相对成功。顾名思义,这是用白鹿的皮所制成的一种货币。

“皮币”一词却非始见于汉武帝。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皮币”,当时指皮毛与布帛,是贵族间礼尚往来时的常用礼物之一。

刘彻赋予这个词新的含义。只要路子足够野,总有一款敛财的手段能奏效。铸造银币失败了,还能用白鹿皮玩出花来。

刘彻登基时,距离汉朝建立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走过了最初的百废待兴,是时候重新搞一搞礼法了。

以恢复礼制的名义,白鹿皮币问世。

拟定了宗室王侯觐见皇帝献礼玉壁的规格。送玉怎么可以不讲究,不能直接放盒子中,必须要用白鹿皮币作为衬垫。

去哪里搞白鹿皮币?官方指定了唯一销售渠道。杀一头皇家禁苑饲养的祥瑞白鹿,取下它的皮,每张裁成一方尺大小,在上面画上彩色画作。

宗室们无需烦恼制作工艺是不是繁复,只要出钱就能买白鹿皮币。一口价,四十万钱一张。

什么叫暴利?这就是了。理由充分,强制出售,不买不行。

白鹿皮币本身没有起到流通与支付的作用,称不上货币,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大额虚价纸币的作用。因此,它被视作了纸币的滥觞。

刘彻推行的货币新制有失败也有成功。不单单是敛财充作军费,同时也有效打击了诸侯势力,以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白银与纸币的前身闪现于汉武帝时期,但是真正进入市场流通却要再过千余年。这就来看看宋元时期的货币大乱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