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边编辑阅读着南雅彦老师的这部短篇小说。
开头并不像其他作家故作玄虚般设置伏笔,只是平平淡淡陈述句。
没有过多的华丽词藻堆积,只是简单的讲述,却莫名让读者想要接着看下去。
就仿佛有种魔力似的极为吸引人。
短短几千字的文章没多久就被渡边编辑看完。
明线结局的表面美满与内线的be结局的相辅相成,莫名透着悲哀。
莫名的情绪在身体中发酵,在他心脏中胡乱撞击。渡边泽伸手缓缓捂住心脏的部位,奇妙的钝疼感将猛烈跳动的心脏凿的生疼。
大脑确实白茫茫的空白。
“……?”
直到泪珠滑落脸颊,在书页上晕开,模糊了几个文字后渡边泽才反应过来。
恢复思考的大脑重新运作。
每个作家的笔触都可以映射出作家自身的想法和思维,对于笔下主角的喜好。
哪怕就算是人设偏激邪恶的主角,只要作家喜爱他,愿意花笔墨去书写主角的背景、身份、思想,照样会被读者所谅解所共情。
但,这篇小说中。
刻意避开的心理描写,全篇的描写都是俯瞰着众人般的第三视角。
身份、背景、想法。
作家甚至吝啬到不肯用任何一句话去描述主角的心理,大多数都是对人物的此时在外表现的描写,有时宁可多加几句浪费的环境描写。
冷漠和讥笑般的嘲讽隐藏在文中。
渡边泽甚至此刻阴暗想着,这位作家绝对是旁观眼睁睁看着主角走入泥沼的。
不然为什么不肯给笔下的主角好结局!甚至懒得多给主角描写她的悲哀?
但很快这种想法又被自己否定。
像雅彦老师那样的人,十足的通透,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独一见解。
渡边编辑将大脑中自己修订过的增加的语句夹杂在这篇小说中,在哪一处却都显得突兀。
原本奇妙风格中的意境直接被打破,增添后的心理描写直叫整体落入俗套。
他这才意识到这部小说的精彩绝妙从何而来。
“叮——”
手机讯息恰在此刻传来。
渡边编辑将手机解锁,就弹出来消息。
织田先生:
15:16
[渡边先生,很抱歉,写不出来那篇《夫妇善哉》了。]
织田先生,全名叫做织田作之助。是个性格宽厚,有些木楞,人品很好的人。
当初渡边泽母亲在下楼时摔跤骨折突发脑溢血也幸亏是这位好心人看见了,然后急忙背起老人送进医院。
如果未被人发现,或者未能时送医,渡边母亲后果可想而知。
下了车直奔医院的渡边泽就听见母亲夸夸其谈,说:“织田君啊,既然想成为作家的话,那么绝对要找我儿子,我儿子可是大编辑保准把你的书出版!”
这话简直让渡边泽哑然失笑。
毕竟《集英谈》录入的文章,都是需要所有编辑开会审核通过才行的,自己可没那么大的本事。
为了不扫兴,渡边泽还是提出希望能看看织田作之助的文章。
在观看的前一秒,他都在思考着如何不伤人的拒绝。
可是立马就被自己的想法所打脸。
迎面而来不是什么华丽的语言,花团锦簇的描述。
而是仿佛日本随处可见的家庭中的朴实感。
字里行间没有刻意为了大和深意而强行拔高。
客观细腻的字里行间有的只有平静的街头巷尾的烟火气。
当代作家几乎很少有人着手于现实的平凡下手,但是这位名叫织田作之助的青年却写出了现实的温馨。
只是很可惜,这篇文章并没有写完,只写了差不多1/3。
红发青年在旁边认真削着苹果,神色沉稳,好像并没有担忧自己作品在这位编辑眼中的看法。
削好的只剩白色果肉的苹果被递到了渡边泽母亲手上。
母亲冲他挤眉弄眼,大笑:“织田君的文字是不是很不错呀?”
渡边泽点头,将手上的原稿交给织田作之助,语气温和向他承诺,如果能写完这部作品,一定可以刊登和出版。
……
距离上次看织田君的稿子,到现在才只有半个月功夫。
渡边泽还记得对方脸上的认真。
怎么短短时间就变性子了?
渡边编辑思索着回复半晌才发出消息:
[织田先生是最近有点儿卡文吗?其实对于作家而言,没有灵感是非常常见的事情。没关系,您慢慢找灵感就成。]
或许是没有灵感吧,这对作家来说非常常见。
几乎在消息发出去瞬间就接到了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