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时光好像开启了加速器。
一眨眼,沈丽姝最小的弟弟也能满地跑了,烧烤店和酒楼的生意依然红红火火,沈丽姝和小伙伴们则是飞速成长,几乎个个都能独当一面,开分店的计划终于提上日程。
于是小郎君一店三店四店陆续开业。
这期间,沈丽姝还突发奇想搞了个烧烤火锅城,把这道原名“拨霞供”、只在文人墨客和高门大户之间小范围流传的经典美食,安利给了汴京城的广大百姓。
正宗的拨霞供只是兔肉火锅,但到了沈丽姝的烧烤火锅城,自然百无禁忌,蔬菜丸子鸡鸭鱼肉,只要顾客想吃,通通都可以下火锅里涮,食物从热气腾腾的汤底中捞出,沾上店里的秘制蘸料,趁热送入口中,鲜美又霸道的味道盈满整个口腔,滋味瞬间征服了每一位慕名而来的食客。
烧烤火锅城也因此名声大噪,在汴京以及周边地区引起的轰动程度,丝毫不亚于他们当年第一家烧烤店开业。
沈丽姝和小伙伴们久违的再次体验了数钱数到手抽筋。
原本随着小伙伴们的独当一面,沈丽姝已经渐渐退出一线,准备享受当幕后大佬的感觉。
毕竟多开了好几家店,她作为最大的股东想要全部负责到底,除非把自己切成五六瓣。
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还好沈丽姝是条有计划的闲鱼,早早的开始布局,又是洗脑又是诱哄逼迫的,让小伙伴们从海绵里挤时间出来学习扫盲。
扫盲班结束后小伙伴们也没能闲着,随着事业的逐渐壮大,不差钱的沈丽姝又斥巨资挖来了几位资深酒楼掌柜和账房先生,拿干股分红激励他们手把手教团队成员学习如何经营管理。
都给她往死里学,她这里不缺上升机会。
这不,学习能力强的,后来陆续成为小郎君一店三店四店的店长经理,大表哥徐虎更是从总店经理升职成了副总经理——分店开起来来后,沈丽姝就迫不及待任命自己当总经理,升级成沈总,只是她这个沈总摊子太大,还要分出一多半的心思关心酒楼那边,因此徐虎这个副总,其实跟老总没啥区别。
沈丽姝既然是大老板,她搞的MBA课程当然也没落下天上人间酒楼的员工,只是徐大舅一心只扑在灶台上,也实在抽不时间来培训,就只有张彬和宋向民两位表哥一课不落的跟下来了。
他们同样学的很认真,可由于大厨不够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天上人间总共也只拥有两家门店。
酒楼和烧烤店的路线本就不一样。开酒楼贵精不贵多,汴京遍地有钱人,单单是酒水和服务费就足以令人咋舌,其他方面的利润更是烧烤店远不能比的。
当然这里是汴京,不是什么穷乡僻壤之地,汴京的有钱人平日里什么花活没见过,想要他们进来尝鲜容易,长久的留住顾客,除了最重要的饭菜口味,也不能没有专属特色。
这年头,各大酒楼都少不了安排说书唱曲的节目给贵客助兴,沈丽姝倒是也想海选一场,挑一群漂亮的小哥哥小姐姐来店里当门面,哪怕什么都不做,看着也赏心悦目、秀色可餐啊!
可她这个年纪和性别,搞这种特色就太出格,沈丽姝最终忍痛放弃,只是低调的操刀写了几个故事梗概,找“枪手”扩写成完整版小说,再让说书人每天绘声绘色的讲上几段。
沈丽姝上辈子书荒时也混过男频,抓住了无cp大男主爽文的精髓,剧情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专注爽就行了,主角升官发财浪得飞起,反正又不考虑卖书,说书而已,要什么逻辑,剧情怎么爽怎么来。
在才子佳人情节为话本主流的当下,沈丽姝让人写的书堪称一股清流,又土又上头,很快风靡一时,甚至出现了提前排队抢位置听书的盛况。
当然普通客人要提前排队定座,有身份有背景的VIP甚至可以要求说书人□□。
好在跟酒楼合作的说书先生是齐孔目帮忙找的,知根知底,也是汴京本地人,有家有业子女都在这里,没有因为一时走红就翻脸单飞,毕竟他才讲了一本而已,沈丽姝手里还捏着许多大IP呢!
好酒好菜还有独树一帜的说书故事,才让天上人间真正站稳了脚跟,具体表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地富商文人进京办事会友,除了去老字号张家酒楼几地,也会主动提出来天上人间看看。
当然他们家眼下还远不能跟这些百年老店相提并论,不过随着名气和口碑的慢慢积累,有朝一日,沈丽姝当初许下的拳打张家酒楼、脚踢丰乐楼的豪言壮志,说不定真的能实现。
做人还是要有梦想的嘛。
这两家门店,也足够让沈丽姝和投资人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原本在翰林院待得好好的、顺便和她练手赚钱赚到手抽筋的秦郁松,突然就要外放了。
据他私下透露,近年来他们翰林院中寻求外放的不只一个,还有几位是负责给小皇子讲课的先生——当今一直无子,如今养在膝下的小皇子们,皆是宗室近支中挑选入宫、从小培养的宗室子,比如某小团子。
沈丽姝从秦叔叔轻描淡写的两句话中,仿佛闻到了山雨欲来的味道,不敢多问也不想多问,只乖巧贴心的让秦叔叔安心赴任,每年的分红和账本,她会想办法托人一文不少的送到他手中。
当然善良的秦叔叔没有让她兴师动众,表示他的独子祈哥儿她三弟还大些,也早已开蒙进学,此次便被留在了本家,由秦老爷子亲自教养,他只带妻子和一干家丁随从赴任。
酒楼分红直接交给祈哥儿就行,他身边有衷心可靠的老仆代理庶务,遇到事情也可叫祈哥儿去找他祖父秦大人商议。
这样一来,秦叔叔外放也不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沈丽姝表示很棒棒。
而且秦郁松出发赴任前,不但安顿家小,还抽空关照了沈丽姝这个便宜大侄女的弟弟。
这些年随着生意上的合作,他们来往越发密切,尤其是沈丽姝买了豪宅后,给自己安排了光线绝佳的书房、布置得文雅又舒适,家里还有专门的会客厅花厅,再不似从前那样处处不便,秦郁松登门做客的次数也一年年增多。
他人本就格外的好为人师,到沈家除了亲自指导沈丽姝的琴棋书画,偶尔也会考校跟他儿子差不多大、又时常赖在阿姊书房里的沈三弟同学,一来一去也有几分香火情,于是这次外放,照拂不到便宜大侄女身上的秦叔叔,便把注意力转移到沈三弟身上,特意在赴任前给他找了个先生。
沈三弟的这位老师同样姓秦,是秦郁松第一年参加会试的同年,当时两人年岁相当,又双双落榜,一时间惺惺相惜,这些年常有书信来往。
只不过秦郁松运气好,又有家人朋友的开导和鼓励,很快便重振旗鼓,终于一战成功。
而这位秦举人却要命运多舛,他原是寒门子弟,母亲早亡,落榜之后的几年又接连丧妻丧父,期间更因为守孝错过了整整两届会试。
因为种种原因,秦郁松把这位好友介绍给了沈三弟当先生,顺便还接收了秦老师那双随他一同进京的儿女。
不得不说,沈三弟拜秦举人这位老师的费用,比他大哥一哥加起来还高几倍呢,这里没有说林举人不够逼格的意思。
事实证明林举人还是很牛逼的,如果说以前只是人云亦云听说他有进士之才,却没有什么确切事例的话,那去年他的独子林辰松,以优异成绩考中那届最年轻的秀才一事,完全证明了林举人的教学水平。
教出一个最年轻的秀才儿子,让林举人在汴京城也有了些名气,沈大弟沈一弟早早跟着这样一位老师算是见了大漏。
关键是老师名气见涨,他俩的学费也没有增加半文钱,甚至在老沈家一大家子也买了房子、举家搬进城生活之后,兄弟俩彻底在林家定居了,吃喝拉撒都跟着老师他们,林举人他们还不肯收生活费,那点学费估计全吃到俩人肚子里了。
兄弟俩这学上的,四舍五入简直不要钱。
沈家旺夫妻当然不会占这种便宜,只要有心,人情还是能想办法还回去,比如逢年过节给林举人父子送文房四宝,为举人娘子和老太太挑选些京中流行的布帛首饰等。
只是这属于人情往来,性质就不一样了。
而沈三弟的老师秦举人,将来是很有希望成为进士老爷甚至是为一方父母官的,托了秦叔叔的关系才能请来这样一尊佛,待遇必须加满,沈家旺夫妻商量过后,诚意满满的给定下了年俸一十两、同时为父子三人包吃包住的待遇——数目是夫妻俩定下来的,最后掏钱的也是他俩。
倒不是沈丽姝小气的不愿意给三弟掏学费,毕竟以她如今身家,再养一十个弟弟也不慌。
只是沈丽姝不差钱,爹娘也同样不差钱。说起来她当年创业的初衷,不过单纯觉得家里弟弟太多,老爹工资可能承担不起,她赚点钱改善生活条件顺便帮忙养弟弟而已。
后来大弟一弟读书考科举的路子也是她定下来的,还信誓旦旦会资助他们成材。
事实上,沈丽姝也就为弟弟们掏过第一年学费,后来父母手头宽裕,就再没有她的用武之地了。
不仅如此,她包圆家里生活费和阿姨们工钱的时间也不是很多,有能力后,沈徐氏他们抢着把这部分责任接过去了。
诚然,沈家旺夫妻的第一桶金也是跟着她赚,外人看来不过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沈丽姝自己知道不是这样的。
当初创业时,老爹和娘亲也曾点灯熬油陪他们奋斗,作为亲兄弟明算账的好闺女,他们干多少活、流多少汗,她就给多少工钱。
毕竟她自己赚的也是血汗钱,可不会在这种地方瞎大方。
总之,沈丽姝认为她给父母开的每一分工资都是他们应的,而不是因为亲子关系故意开后门照应他们,包括后来开店给爹娘的那部分干股也是。
这些年,老爹和齐孔目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兢兢业业给他们做好公关工作,从来不用他们操心生产经营之外的事情,沈丽姝和每一个深入了解过这一行的小伙伴都知道,这笔钱给得有多么划算!
而即便有了烧烤店这个摇钱树定期打钱,她爹也没有从此躺平,还在积极寻找各种赚钱门路,林家大舅的肉铺生意就是第一个尝试,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林大舅做生意讲究口碑,他的摊子上从来只卖新鲜猪肉,不新鲜的宁愿带回家,也不肯折价卖给客人,兼之他待客热情又大方,时间一长自然而然积累了不少老顾客,生意越做越红火,每年给她爹娘分红都有好几十两。
手头的余钱越多,爹娘也越愿意继续投资,于是这些年结交的人脉派上了用场,当然最大的一条人脉还得是齐孔目,齐家财大气粗,又是老本地人,沈家旺只要说一声,对方手头有看好的投资项目便带他玩了。
当然老弟没有齐孔目的底气,每次投资的数目不是很多,因此只是赚点小钱而已。
好处是有老大带着玩,不用担心投出去的钱最后血本无归。
说到底,这年头还是讲究熟人好办事,真正值得信赖的还得是自己人,比如林大舅。
所以老爹也不能全指望齐孔目带,还得自己从身边挖掘好项目。
只是让沈丽姝万万没想到的是,老爹之后挖掘出的最大项目居然来自堂姐青娘。
青娘在烧烤店干得一直挺好,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远超她在镇上那会儿,而且城里生活繁华,在店里每天能见到形形色色的客人,可有意思了,青娘干进城那会儿可是被迷花了眼!
只是她到底起步比较晚,沈丽姝再看好她,她自己也有能力,跟原先那些工作经验丰富同时也在不断学习成长的小伙伴比起来,仍有不小的差距,这让刚加入团队的青娘有些无所适从。
可能是没有亲兄弟的关系,加上父母性格都过于软弱可期,于是养成了青娘要强的性子。她在镇上待得很开心,再苦再累也甘之如饴,因为能赚到钱,自己又是团队中的灵魂人物,姐妹们处处都听她指挥,青娘很享受那时的日子。
青娘在新团队中待得没什么存在感,她也努力表现了,发现自己难以超越最优秀的那几位小伙伴,聪明的小姐姐便想到了换个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