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红枣馒头(1 / 2)

“你家这灶台搭得真好, 还能烤东西!”

“这才放进去不一会儿,就能闻到香味了!”金氏蹲在小姑子家的灶坑边,一脸新奇地感叹道。

男人们出去赚钱了, 金氏想做点好吃的犒劳一下,就做了些红枣馒头。

本想蒸着吃, 后来想起小姑子家灶台边上的烤窖,就试着烤了几个来尝尝。

“我总用它烤鸡蛋, 比煮的香!”黄豆芽坐在炕边, 拉开拉门, 跟厨房的嫂子唠嗑。

黄豆芽家的这个烤窖就用水泥和红砖搭在灶坑里的, 只要灶坑烧火, 烤窖就有热气, 可以在里面烤东西吃,十分简便。

以前烤东西吃, 都是往灶坑里一扔, 烤完还得把灰吹掉。

现在有了烤窖,再烤东西就会干净很多, 黄豆芽经常用烤窖烤鸡蛋和咸鸭蛋吃, 有时候还会往里面放点腌好的瘦肉条,下面垫着铁板。

烤好的肉干巴巴的, 跟肉干的味道很像,撕成条慢慢嚼,十分耐嚼,而且越嚼越香,特别适合当零嘴吃。

“你家还有大枣没?要是没了, 我给你留点坐月子熬汤喝!”

锅已经大开了, 金氏把蒸屉放进锅里, 就上炕了。

“我家还有半兜呢,够我坐月子吃了,不用给我留了。”黄豆芽指了指自己的炕柜,转头跟嫂子说道。

黄豆腐和黄豆芽种的枣树,今年终于结枣子了,因为是第一年结,所以结得不多。

红枣可是难得的美味,大人小孩都爱吃,出门溜达时抓一把放兜里,可以嚼一天。

你一把,我一把,两棵树的红枣就这么被抓没了。金氏眼睁睁地看着自家的红枣就剩下小半兜了,都心疼坏了,赶紧把布兜藏起来。

所剩不多的红枣可舍不得直接吃了,金氏就想着换个吃法,蒸点红枣馒头吃,还能让这点红枣吃得长远些。

金氏在红枣馒头里下足了料,做得香甜可口,光闻味就让人肚子里的馋虫蠢蠢欲动了。

把红枣洗净后放入锅中煮半柱香,捞出后把枣切成小枣块,怕小孩吃馒头时糊嗓子,金氏特意把大枣切得细碎。

r /> 把红枣碎直接和在面里,扣上盆子,等面团散发着淡淡的枣香后,就算发好面了。

金氏在揉做馒头时,又往馒头里加了糖浆,这一个红枣馒头别提多甜了。

红枣馒头还没出锅,枣香味就已经出来了,几个孩子在小屋里待不住了,聚在前厅往厨房里瞄。

就连黄念花也管不住肚里的馋虫,跟着三个小不点一起扒着厨房门瞄好吃的。

别说是小孩馋了,就是大人也招架不住啊,馒头刚出锅,黄豆芽就先咬了一口,还故意吧唧吧唧嘴,馋得几个孩子直噘嘴。

咬一口红枣馒头,不光是嘴里香,浓郁的香气还不停的往鼻子里钻。口感细腻,回味绵甜,真是让人百吃不厌。

“小灵芝,你娘多没正事,这么大的人了,还在那馋小孩。”

金氏看小姑子把几个孩子馋得小脸都皱巴了,又是无奈又是好笑。

“可不咋地!没正事!”

小灵芝和黄念武异口同声地“讨伐”黄豆芽,两个白嫩嫩的小娃娃奶声奶气地唠着大人嗑,把金氏逗得哈哈大笑。

金氏等馒头不那么烫时,才给四个孩子一人分一个,只有狗子怯生生地说了句“谢谢大娘”,剩下三个小没良心的,叼着馒头就跑了。

“哎呀,我们小金花也馋啦!”

小金花闻到香味,急吼吼地往五婶身边爬,小丫头长得胖乎乎的,圆溜溜的大眼睛眼巴巴地瞅着大馒头,那小谗样可爱极了。

“馋也不行吃啊,吃点鸡蛋羹吧!”

金氏把蒸好的鸡蛋羹端进屋,用小勺子一口一口地喂着小金花。

快过年了,村里不少人家都着急弹被子,赵甫和王氏整天猫在屋里弹棉花,就把狗子和小金花托付给黄豆芽照管了。

给小金花做鸡蛋羹的鸡蛋是黄豆芽家鸡下的,不知咋弄的,明明已经到了冬天,但还是偶尔能捡到一两个鸡 蛋。

可能是鸡窝比较暖和的原因,赵晟和赵甫用盖房子剩下的砖和水泥搭了个新鸡窝,冬天天冷,鸡总在窝里趴着不出来,隔几天就能冒出一两个蛋。

这些鸡蛋都被黄豆芽攒了起来,打算留着坐月子时吃,偶尔拿出几个给孩子们解馋。

鸡蛋羹又嫩又滑,小金花吃得十分开心,边吃边咧着小嘴笑。

“你四哥四嫂是真能干啊,我去给蒜苗浇水时,往他俩那屋一瞄,瞅着两人身上的大褂落得都是毛毛,就露两个眼睛在外面。”金氏捏了一下小金花的小嫩脸,感慨道。

在关外住得久了,金氏也不知不觉变“懒”了。

关外的冬天太长了,一到冬天就得猫三四个月的冬,再勤快的人,总待着,也待懒了。

在关外,冬天能出去挂鱼的爷们就算勤快的了,赵甫这两口子天天干活,已经算得上是十里八村少见的勤快人了。

“也没白挨累,这一冬没歇过,钱也没少挣!”黄豆芽很佩服赵甫两口子,真的是靠勤劳致富啊。年初还到处借钱呢,这年尾就又攒下了不少家底。

“这可比在咱老家强多了,咱以前哪有这么多赚钱的门道啊。到了关外,才活得像个人了,只要肯吃辛苦,就不用饿肚子了,再动动脑子,也不愁钱花了。”

“杜二嫂的信上说,咱老家连着旱了三年,大小伙子出去找活都找不着,这几年才缓过来,老家的日子不好过啊。”一想到老家日子难过,金氏就忍不住叹气。

虽说老家也没啥可留恋的了,但一听到老家人活得艰难,金氏还是忍不住地难受。毕竟是生活了小半辈子的地方,谁能不盼着老家好呢。

这些年杜家一直跟黄豆腐一家通信,黄豆腐和金氏都是通过杜家的来信来纾解思乡之情。

至于黄豆芽和侄子侄女,对老家是一点怀念之情都没有。

不过黄豆芽听到几个仇人家的日子过得都不咋好,还是挺开心的,

“哎呀,你就瞎操心!咱老家不是总那样嘛,旱了涝了也能收些粮食。遭灾了也就是吃不饱饭,人不能出啥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