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他在位,大殿上就是明君贤臣一派和睦的景象。
就怕他不在了,太子德行和能力压不住这些人,长此以往必起祸乱。
宣德帝心里叹了口气,若是有一两家不服不忿的,他大可以在太子登基前,替他扫清前路。
可现在是太子能力不行,他还能把文臣武将都杀光么?
他之前就存了废太子的心思,此刻这想法格外强烈。
可每次升起这心思的时候,他都会想起静如大和尚圆寂前的话:皇长子登基,大周就会是一番新的景象,成就从未有过的盛世。
静如大和尚是护国寺慈恩大师的师父,宣德帝登基三日后找他批了一卦。那一卦批完次日,静如大和尚便圆寂了。
也因为静如大和尚的话,他对先皇后腹中的孩子寄予厚望,可没想到他们母子一起葬身火海。
只有顺利出生的孩子,才会排辈。所以贤妃所出的孩子,便是皇长子。
一向信服静如大和尚的宣德帝,开始怀疑他的话。
宣德帝愣神的功夫,宋弘深已经再次开口了。
“无奸不商?那太子殿下可知道,大周赋税的三成,都是你口中的奸商贡献的。”
“而且海运一事,影响的不只是那几家商户的利益。长远看,还能带动大周的国力。”
之前有商人靠海运带回来的火器,远比大周的精良。所以通商不仅是为了赚银子,还为了学人家的长处。
宋弘深一开口,宣德帝也回了神。
见太子还要强词夺理,宣德帝开口说道:“不必再议了,就按忠勇王说的办。”
太子闻言顿时脸色难看,但是也不敢再说,只能心里安慰自己,今日先放过宋弘深。
可他要放过宋弘深,宋弘深却不想放过他。
宣德帝话音刚落,宋弘深便开口道:“既然陛下也觉得臣的办法甚好,那太子殿下是不是该践行诺言,给臣道歉?”
若是旁人,此时只会忘记之前太子的话,不会给太子难堪。
可宋弘深却不管那许多,云淡风轻地看着太子,明显在等着他道歉。
太子面色更难看了,但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当着文武朝臣的面,他说出的话不能反口。
宣德帝也觉得宋弘深太咄咄逼人了些,但也欣赏他的能力和胆识。
但凡太子能如宋弘深这般智深如海,能力超群,他能省多少心。
太子到底是道歉了,也恨极了宋弘深。道歉的时候,脑子里还在盘算后面的事。
今日他怎么道歉,来日宋弘深就得怎么十倍百倍的还回来。
之后宣德帝又问了商户筹措银子的细节,听说是林无尘牵头的,宣德帝还夸赞了两句。
林无尘给出的筹款时间是五天,所以宋弘深便定下了九月初十南下。
下朝往外走的时候,有人客气地恭喜宋弘深,都道忠勇王南下会再立战功。
宋弘深倒是谦逊,客气地寒暄了几句。
但这一幕还是刺的太子窝火,他死死盯着宋弘深的背影,眼中寒光毕露。
宋弘深即将离京南下的事,在京里并未引起波澜。但是沈之修心里清楚,太子不会罢休,更不会甘心让宋弘深再立大功。
之后的几天,宋弘深准备南下事宜,太子也没什么动静。
一直到了九月初七那日上午,苏清妤正在喝汤,翡翠忽然进来禀告,“夫人,贤妃娘娘身边的掌事孙姑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