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2 / 2)

昭昭春日 椒盐小甜饼 14289 字 4个月前

她仅是颔首道:“用膳吧。”

临渊不再多言,抬手执筷。

李羡鱼也将银筷执起,视线轻落。

静安殿里的菜肴很是丰盛。

放在赵太后跟前的,多是些清淡菜色。

而在临渊与李羡鱼跟前的,则是少年人偏爱的荤食。

其中以鱼类居多。

离他们最近的则是一口红焖锅子。

锅内的肉色偏红,似羊肉,但却又有细微的不同。

李羡鱼有些吃不准,便也没敢贸然去碰。

她仅是挟了些鱼肉与时蔬到自己的碗里,小口小口地吃着。

在静安殿里

用膳,与他们私下用膳时自是不同。

规矩颇多,其中食不言,寝不语,便是头一条。

因而整场午膳用得寂静无声。

直至彼此搁筷。赵太后方淡声启唇:“渊儿,是哀家宫里的菜色不合你的胃口?这一场午膳下来,哀家倒也未见你如何动筷。()”

她的视线落在临渊面前那口红焖锅子上:“尤其是这口锅子,更是一筷未动。?()『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临渊视线淡垂。

他道:“若是儿臣未曾记错。母后的宫里,从来不烹狗肉。”

赵太后托起眼前茶盏。

盏内乳白色的茶烟氤氲而起,将她的眉眼隔得缈远:“这世上,何来一成不变的事。”

“得鱼忘筌,藏弓烹狗。在帝王家本是常事。”

临渊语调冷漠:“若母后真这般想,未必不是一桩好事。”

赵太后眼帘微垂,语声淡如流水,听不出什么情绪来。

“狗肉粗糙,经络盘结。火候不够不易炖烂。且藏弓烹狗,本易遭人诟病。又何必,非要赶尽杀绝。”

临渊眼底寒芒暗敛。

他简短道:“忠心护主的狗自然不可烹。”

但若是为犬不忠,还总想着反咬主人一口。

倒不如,分而食之。

赵太后拿盏盖轻撇茶沫,看盏中绿叶浮沉:“史笔如刀,人心向背。牵一发而动全身。便如这盏茶水,其中有梅花雪露,雪山泉水,花间朝露等种水露冲沸而成。并不似你所见那般纯粹简单。”

临渊并不退让:“梅花雪露,雪山泉水,花间朝露,皆是清水。即便是共存,亦同样清澈见底。”

“但若其中有杂陈之物,能剔则剔。不能则将其中水源尽数更换亦无妨。”

赵太后抬眸。

茶烟已淡,显出她凤眼深黑,如古井幽潭。

“因噎废食,饮鸩止渴。终不可取。”

临渊同样抬眼,毫不退避地与赵太后对上视线。

静安殿内宫人屏退,槅扇深掩,未有旁人。

临渊便也不再与她打机锋。

他单刀直入,将覆住汹涌暗流的最后一层浮冰揭破:“先帝在时,弹劾赵氏一族的奏章数额甚巨。”

“仅因先帝暮年时沉疴已深,无法处置,不得不暂且压下。”

以致于,在他登基后,交由他手。

这是父皇给他的第一件政务。

亦是留给赵氏一族的,最后一个悔改的机会。

赵太后搁落茶盏。

瓷底碰上桌面,不轻不重的一声。

“你登基之前,赵氏一族处处为你周旋,力争太子之位。”

“你登基之后,离开胤朝,远赴大玥,亦是赵氏一族替你稳住时局。于你有恩!”

临渊凤眼里锋芒尽显:“儿臣与谢璟相差七岁。谢璟晓事时,儿臣尚是孩童。母后与赵氏一族选中的,原是谢璟,并非儿臣。”

“至

() 于儿臣远赴大玥这段时日。母后垂帘听政,替赵氏一族将侵占民田案,私盐案两桩大案尽数压下。母后真当儿臣懵然不知?”

他们争锋相对。

旁侧的李羡鱼则愈听愈觉震惊,一时间连手中端着的茶盏都忘记搁下。

临渊与赵太后,一人锋芒毕露,一人绵里藏针。

不似母子,更像是两位政见相左的对手。

他们之间隔着赵氏一族,隔着昔年谢璟之事。

桩桩件件,似劈开一道天阙般的深涧,谁也无法跨越,谁也无法填补。

李羡鱼羽睫轻颤。

她之前仅是听临渊隐晦地提及几句。

时至今日,亲眼目睹,亲耳所听。方这般深刻地认识到,临渊与太后之间虽是母子。但归根究底,却和她与母妃之间截然不同。

母妃未病的时候,她与母妃之间也曾起过争执。

那时候,她尚不懂事,在习字上也不甚用心。

一手雕花小楷写得歪歪扭扭。

她的母妃看后总是眉心微锁,叹气教她。

有一日言语间话说得重了些。

她便与母妃拌了嘴,将手里的湖笔一丢,撇下母妃与陶嬷嬷跑了出去,躲到东偏殿外的一座假山洞里掉眼泪。

后来天降雷雨,她捂着耳朵瑟瑟发抖的时候,还是母妃执伞找到了她。

还递给她一罐好吃的梨膏糖。

年幼的她将梨膏糖抱在怀里,哭着与母妃和解。

这也是她们之间闹过最大的一场矛盾。

但临渊与赵太后却不同。

临渊并非是一罐梨膏糖便能哄好的孩童。

赵太后要得亦非是与临渊和解,而是赵氏一族的繁荣昌盛。

她的眼睫垂落,思绪凝滞。

连指尖无意间落在盏壁上,被滚沸的茶水烫得微红都并未察觉。

还是临渊侧首看见,迅速将她手里的茶盏接过,搁落在案上。

他薄唇紧抿,暂且停下与赵太后的交锋,拉过她的素手,低头去看她的指尖。

李羡鱼也抽回思绪。

她意识到赵太后还在跟前,脸颊上微微一烫。匆忙将素手缩回,将微红的指尖藏进袖缘里。

她小声道:“没事的。已经不红了。”

临渊剑眉紧皱。

他道:“回去上药。”

语声落下,他立时执起李羡鱼的手,带着她站起身来,向赵太后比手一礼,头也不回地阔步往外。

李羡鱼跟着他步出静安殿。

直至殿外微烫的夏风拂到面上,方徐徐回过神来。

她抬眸看向临渊:“临渊……”

临渊握着她素手的长指微顿。

他道:“臣与母后素来如此,公主不必在意。”

李羡鱼羽睫微低。

她对前朝的事了解得不多。

但能够听懂,临渊与赵太后的冲突,还是

出于赵家。

赵家是世家,势力盘根错节,难以根除。

而她,似乎帮不上临渊什么。

李羡鱼这般想着,思绪微微一顿。

她想起父皇的后宫里,早年间来的妃嫔,多数是世家出生。

她在无意间也挺年老的嬷嬷们议论过——

说是在父皇刚登基的时候,大玥的世家争先恐后地往后宫里送女儿。

直至父皇日渐昏聩,不理朝政,这样的事才彻底消绝。

她抬起眼来,复又看向身前的临渊。

夏风拂过她的鬓发,将她的语声隐在喧嚣的蝉鸣里,轻得难以听闻:“临渊,我听说,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大开选秀。甄选十五到二十岁的世家女子入宫。也是有这个缘由在吗?”

因为,她们的家世,便是皇帝坐稳帝位的根基与助力。

也是铲除其余世家最快的刀。

临渊没有隐瞒。

他牵着她往前走,步履不停:“是。纳世家高官之女,既是笼络,亦是令外戚之间互相制衡。”

李羡鱼轻声问:“临渊,那,你也会这样做吗?”

她的语声落下,临渊随之停步。

他回过身来,拿那双浓黑的凤眼看着她。

“无论任何理由,臣都不会纳人入宫。”

他的语声清寒,却无半点迟疑,带着刀剑出鞘般的锐意:“开国皇帝草莽出身,从未有过世家铺路。依旧能打下胤朝辽阔的疆土。”

他坚信,即便不依靠世家。

他依旧能守住胤朝,护住千里迢迢跟他来胤朝的少女。

夏风闷热,蝉鸣喧嚣。

李羡鱼伸手拢了拢耳边的碎发。

她轻轻弯眉,对他嫣然而笑。

“临渊,我不太懂得这些。”

“但是,我会永远站在你这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