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 总校长(1 / 2)

“老夏没来?”

“太忙啊,他现在抽不开身的。”

“那等一下弄两只鸡给我,我回去顺路带一只给他。”

“好。”

自从跑去教育局当官,夏俊良因为多年积累的人脉,几乎就是教育局说一不二。

不是他想这么干,而是从上到下都希望他这么干,连局长都是这么个意思。

局长想进步,还得指望夏俊良再肩上加点担子。

除开张浩南这边,徐振涛是夏俊良的同学,这也同样很重要。

再加上三中升级,高中部独立建校,这些是邵卫东主抓一线业务,夏俊良就是局里接头的,毕竟邵卫东无所谓自己当不当官,可以不买账的。

这情况就是典型的职业官僚有求于技术官僚,老一套的上级压下级权威模式没鸟用,夏俊良和邵卫东都是不怕压力的。

你压好了,我放在心上算我输。

以前在一中教书的时候,也是这么个与世无争心态。

这反过来倒是让邵卫东和夏俊良的地位大大提高,再加上“沙食系”打算在江北地区的一些模范村搞中小学教育资源集中,有一个想法就是“沙食集团”发起号召,然后由政府去做个调研,看看是不是能让沙城的中小学,去当地开分校。

听上去像是异地办学,但并不是,而是用“沙食集团”的社会信用当担保,尽可能地强化“沙食系”合作户的信任,算是一种小小的社会福利,但这里头,显而易见也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

因此如果真的出现分校,互相之间也并无统属关系,就是挂个名。

只是现在没有经验,所以先从三中开始做个试验,成不成也要看个两届学生状况。

倘若真成了,将来“沙食集团”要掏钱开始广泛合作,主抓师资力量和一线教学管理的人,非邵卫东不能。

除开老板有任人唯亲的习惯,就是经验上邵卫东很丰富,再加上邵卫东本人对教书事业非常专业,多维度都是不二人选。

今天原本邵卫东是不想过来的,天气太热,不想动,在家里吹空调才爽,不过因为张浩南要跟他商量事情,顺便乡下新出的鱼啊鸡啊也多,开车过来拉才装得下。

主要就是聊开分校,张浩南也直接说了自己的想法:“邵老师,我在安东有个大学学哥,人不错,但是你也知道的,安东县相对来说贫困,全县教育资源是欠缺的。而我在安东县呢,业务下沉到一线农村,规模也上来了,底下的人也知道我这里员工子女有不错的教育资源,但出来打工的,和留在老家的,条件肯定不一样……”

来沙城打工的,比如在“大桥食品”上班,小孩就能在大桥小学念书,其中一半的新教学楼都是“大桥食品”赞助的,再加上“大桥食品”有自己的幼儿园,基本上在义务教育阶段,“沙食系”的打工人焦虑没有那么大。

但是合作户或者说合作自然村,那就不一样了,地区教育水平的跨度是客观现状,“沙食系”现在实力是强劲不假,但要说弥合庞大的受教育机会,这是不现实的。

归根究底还是要政府出力,从教育的硬件设施到软件配置,都要具备合法性。

土地使用要批,教师岗位编制更要批,方方面面说白了就是钱。

没钱只好两手一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