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89(1 / 2)

长安好 非10 4466 字 1个月前

你了吧。”他的声音很低,动作极尽温柔,带笑的眼神细看之下是游离的,他游离着说:“一个死人,一个疯子,如此作伴,倒也不错。”

染着血的花瓣碎屑被风裹挟着扬起。

今岁的秋风里藏着许多声音,熙熙攘攘着飞往各处。

李隐向天下昭告了京畿已定的消息之后,即使人去往太原,迎天子归京。

此外,由骆观临执笔,往动荡处传檄招安。

并邀各处官员士人以及有才智者,入京共商安邦大计——就连江都、洛阳,以及太原的官员也收到了传书,即便是对待当初拥护李岁宁为皇太女的那些官员,李隐也表现得既往不咎,言辞礼待,请他们回京。

李隐从始至终未有提及皇太女三字,没有贬低也没有敌对,既没有承认也没有不承认她的身份,仿佛只当她并不存在。

但与此同时,在四处传扬开来的,是李岁宁孤身深入北狄的消息。

有人说她生死未卜,甚至有人断言其已葬身北狄,一时间人心风雨不休。

一边是生死不知的英勇少年女郎,一边是已经入主京师的宽容沉稳的练达仁者,世人要如何选择,似乎没有悬念。

别处人心且不论,只说淮南道无二院,便有学子欲图离开江都,上京而去,却没有意外地招来了同窗的阻拦和指责。

面对同窗们的不齿,那学子也逐渐言辞激烈:“我等读书,是为报效大盛天下,而今京师既定,荣王仁德,正是用人之时,我为何不能上京!难道入了这无二院,便只能被锁困于此效忠一人吗!我习的是治世之书,而非卖身契文!”

“……庞州彦!你莫要忘了,在这乱世中,是谁给了我们书读,又是谁给了我等安定读书之所!”一名青年红着眼睛反驳:“读书无有政治之分,但吾辈读书人有!滴水之恩且当涌泉相报,你此时上京,等同是与皇太女殿下为敌,实为恩将仇报小人是也!”

“是,我是小人!”那男子震声道:“若是有选择,我也愿意为皇太女殿下效力,殿下孤身入北狄,我自万分敬佩!可是单凭敬佩二字谋不来前程!”

“殿下她生死难料,上京者已然无数,我等若死守此地,之后必遭上方之人记恨排挤打压……再多的书却也只能白读了!”

有激愤的青年要上前去:“你眼中只有前程虚名,却将仁义礼信置于何地!”

局面混乱间,郑潮出现了,制住了乱象,道:“让他去。”

“……院主!”

“节使曾有言,无二院为天下人而建,不拘来处,亦不拘去处。”郑潮看着那名青年:“只要治世安民之本心不失,便不算辜负节使一腔心意。”

那名唤庞州彦的青年眼中浮现泪光,躬身深深揖礼,许久后,才含泪转身而去。

郑潮看向众学子:“想随同前去者,皆可离去。”

四下众人神情动容,反而越发坚定了:“节使一日未有明信传回,我等便一日不走!”

他们做不到死守此地,但至少也要陪节使到最后……节使归来,他们誓死效忠!而若节使果真不在了,他们再谋生路不迟!

这少许坚持,即便要赔上所谓前程先机捷径……却是他们为数不多能拿来报答节使的东西!

第617章 严冬之肃杀

将众学子的激昂坚定看在眼中,郑潮离去时,在心底深深叹了口气。

读书人擅分析时局利弊,却也最知气节坚守,这二者相合之下,才是完整的文人。

比起阻止那名学子离开,他选择令其离去,才能真正有效安抚归拢那些处于动摇边缘的学子……这也是一种“欲擒故纵”与“变相胁迫”——以节使之恩义相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