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8(1 / 2)

修缮的还算勤快,但这屋子还真不值啥价钱。

当初花在上面的钱,亏点就亏点吧。

“行,你知道叔就尽快给你办好。”见此,陈庆国也有了底。

之后况叶再和陈庆国聊了一会儿,拿到了相关的证明,就提出了告辞。

时间紧迫,他也顾不上吃午饭了,这个时候他的去公社一趟,把接下了的事情办了,同时也借用一下公社的办公电话,给观市的张志为打个电话,委托他帮忙订一张去京市的火车票。

骑着车,匆匆忙忙的往场镇上赶。

正好赶到公社午休的前夕,先给张志为打个电话,说订车票的事,才和办理的转移档案手续的工作人员接上头。

好在这些年,况叶和公社的工作人员打交道多年,快到下班的点了,人家也愿意先帮忙把事办了。

忙活到十二点半的时候,一切手续才搞定。

为了表示感谢,况叶拉着人去饭店吃了一顿,之后也在聊天中了解到这一次公社参加高考的录取情况。

可以说丰水公社的二十四个生产大队中,况叶所在的九大队简直就是一枝独秀。

到现在为止,九大队参考的十二中,加上他已经有五人被录取。

其他生产大队加起来的录取人数都没这么多,只有少的可怜的两人。

这样的录取率,况叶细细的一琢磨,近六十人参考,到目前为止录取的人数只有七人。

算下来,差不多是百分之十一的概率。

但这其中,还算上了九大队这个算的上bug的录取人数。

要是按照正常的来算的,最多三人,也就是将近百分之五的录取率。

这样的录取率,在周围的公社还算是不错的,况叶还了解到有的公社,到目前为止一个人都没被录取。

当然,这只是农村的相关录取率,城镇等教育资源好些的地方,相对来说要高一些。

和工作人员分开后,况叶在为自己欣喜之余,也在心中叹气。

高考的录取率,在他原本的时代,和现在已经大为不同。

但他父辈那个时候,他其实也听说了一些。

那已经是八十年代末了,据他的父辈说,当时他们高中的一个班,能有一两个考上大学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从此也可以推断,更早之前那低得可怜的录取率。

这番感慨也没有持续多久,况叶还准备在场镇上半点其他事。

首选当然是给亲友报喜,不过除了给况家父母打了封电报过去以外,其余的人他都是写信报喜的。

至于给况家父母这边打电报,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及时通知他们。

主要是,前不久况父又来信问起他接班这件事,要是真没收到录取通知书,他那边就帮他把接班这事办了。

幸好,录取通知书下来,况叶也可以直接的拒接这边的安排了。

当然因为电报实在有点贵,传递的消息也有限,况叶后边还补了一封信件给况家父母,详细的说明他后边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