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3 章(2 / 2)

总之,当时魏家、杨家和谢家也被迫联合了起来,几家人把土地结合在了一起,所以最后也说不清楚那些古茶树都归哪家了。

到现在,这棵古茶树王已经被划分为村里共有了,每年赚的收入也用在村里建设,不是谁的个人资产。

至于邦威的其他古茶树,则还是按照土改时划分的田地,在谁的田里就算是谁的。

楚孑打

听了一下,现在邦威村一共大概有一百多户人家,基本都是土著民族,只有不到一成是汉族,而每户人家基本每年都有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的收入,已经是妥妥的富户了。

老人讲的时候其实还是很惋惜的,这些古茶树基本上他们都是从80年代才开始保护,甚至直到近几年才在杜大姐的引导下开始做拍卖等等活动,这才让邦威声名鹊起。

在他小时候,其实他们因为挡路或者缺少柴火等等问题,砍伐了不少古茶树,毕竟那时候古茶树太多了,没人当回事儿,现在一想起来就心痛,不知道砍伐掉了多少钱。

楚孑听到这里,忽然觉得,清源村有那样的传说还是挺好的。

毕竟帮助他们把古茶树都保存了下来,没被砍伐掉。

老人的历史课也就讲到这里结束了。

楚孑刚刚告别了老翁,忽然就被一户人家的声势吸引了,这家男主人看上去四五十岁,虽然穿着少数民族服饰,但看起来并不是拉祜族或者彝族的长相。

他正在对几位茶商说他家有“茶王树第一”,这一下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纷纷去他家看。

他热情地接待了包括楚孑在内的一众人。

大家到他家后院一看,果然是一棵参天的古茶树,虽然比茶王树小了一大圈,但楚孑目测也有500年以上的历史,保存的也相当不错,这很不容易了。

据这家主人说,80年代分田地的时候,这块土地就分给了他们家,这棵古茶树就被分到了他们家,而且其实那棵茶王树也被分到了他们家的,只是当时不知道它的珍贵,也就没有非要把它占为己有。

楚孑试着问这家主人是不是姓魏,对方笑着问楚孑“你怎么知道?”,有了这层关系在,魏先生对楚孑也客气了很多。

他说整个邦威,除了那棵茶王树,就数他家这棵茶树最老、最大了。

楚孑没有拆穿他这个小小的谎言,据他观察,山上有不少古茶树大概都在500多年的年纪,只是没有精心呵护,显得没有魏家这棵这么大而已。

而且,想有“茶王树”这个名号,也是需要经过认证的。

那棵茶王树,就是在1992年,我国首届茶艺节期间,经过国内外130多名专家联合认证的,认为那棵茶树是世界上唯一能找到的由野生到过渡型的古茶树。

所以它才被认定为“茶王树”。

至于魏先生所说自己这棵树是“茶王树第一”,显然就是毫无根据了。

不过这并不影响茶商的热情。

楚孑在魏先生家喝茶小憩,不到半小时的功夫,就见到至少十几位茶商来他家查看。

楚孑趁机向魏先生打听了一下,魏先生看楚孑这幅学者的样子,也就没藏着掖着,告诉他这棵树每年基本能产10-12千克的茶青,而他对外的售价是8k-9k元每千克,也就是说这棵“茶王树第一”每年就能给他家带来十万元左右的收益。

楚孑听后也十分震惊,看来这是妥妥的“摇钱树”了。

而这一切功劳,都要归功于茶王树的名声。

魏家也很懂事,一个劲感谢政府、感谢国家、感谢政策、感谢杜大姐和古茶树公司。

虽然他看上去很油滑,但楚孑想,他说的也没错,这些感谢的对象,还真是缺一不可。

聊完天,已经到了夜晚了。

楚孑和温如玉简单的睡了一宿,第一天便出发回澜苍了。

楚孑想,这次真的没白来。

有了邦威这个成功的例子在前,他有了些自信,清源村的茶应该也能卖得出去。!

铁马倦倦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