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临:“暂时还没有,一个班人太多,看完还需要一些时间,他们班总共35名同学。”
池青留意到解临是把资料从后往前翻的:“你从后面开始看?”
解临手指搭在资料纸页上,他翻开的那页正好是高一第一次考试,考生成绩单,这一页上考生成绩排名在全班倒数第四,右上角标注着一行小字:31/35。
该生姓名:喻扬。
“如果王远他们小团体成员不止三个人的话,其他跟他们玩的比较好的人应该也在这个分数段。”
“你觉得他们不止三个人。”
“现在市面上的手机游戏大部分都是四到五个人一队,我的确更倾向于他们不止三个人,只不过可能高二分班的时候剩下的人没有被分到一个班。”
解临说着又把手里的考试资料翻过去一页,考试成绩排名也随着这个动作上升一位。
这一页上写着:30/35,该生姓名:柏志行。
高一一整年,大大小小考试无数。
池青没有继续睡的打算,他把盖在额前的帽子拽下来,也从边上拿了资料翻看起来,许久的沉默之后,他说:“这两个人在前几次考试里都和王远他们的分数不相上下,但是到了高一快结束那段时间,这个叫喻扬的成绩一直在不断进步。”
解临也留意到了:“老师对他的评价也都很积极,夸他总算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了。是个好苗子。”
最后一次考试喻扬前进了十几名,成绩一下从下游变成中游。
15/34。
而那个叫柏志行的成绩一直非常稳定,和三名死者不分上下,这次考试不是你倒数第一,就是我倒数第一,四个人轮着来。
从这一点看,柏志行是他们小团体一员的可能性很大。
只不过这个34是怎么回事?
两人同时留意到班级人数的转变,从35到34,忽然少了一名同学。
“转学?”边上的季鸣锐猜测。
苏晓兰冷静道:“很有可能,而且中途转学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儿,有人员变动很正常,我往前翻翻看看少的那名同学是谁。”
苏晓兰把两份成绩单摆在一起对比过后,在三十几个不同的名字里找到了那个某次考试过后就不在考生人员名单行列里的同学。
高一(一)班,许星州。
他平时考试排名基本稳定在前五。
-
“许星州啊,他是一个很好的孩子。”
几人再次动身前往弘海六中,这个点刚好是饭点,教学楼里基本上没什么人,去年带高一的年级主任从半个小时前接到他们电话通知之后就一直在办公室里等他们。
年级主任并不是那种很威严的爱上书屋校任职十多年了,年轻的时候也喜欢管教学生,这些年脾气倒是软下来,时常和这帮孩子聊聊天,不再用那
些条条框框来约束学生。
主任给他们泡了一壶茶,眉眼和善,手腕上戴着一串佛珠,倒完茶之后,他放下茶壶,这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可惜了。”
“转走了?”季鸣锐想印证自己的猜测。
主任极其缓慢地摇了摇头:“不是,他……出了一些意外,他私藏校工用来喷洒绿植的农药,在宿舍楼喝下去了,第二天才被人发现,发现的时候已经救不回来了。”
自杀。
苏晓兰问的问题比较尖锐:“之前没有听说过这件事,我们调查那么久,你们也没有主动透露过。”
主任说:“我知道你们是想问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别的隐情,但是真没有,这件事是学校这边比较忌讳。发生这种事,学生不管是服毒还是跳楼,肯定不希望这种事情宣扬出去,散播出去对学校有很大影响……我们学校各位警官你们也都知道,本来升学率就不好,不是市内那几所数得上号的学校。”
“而且当时警察也来过,查得清清楚楚的,就是自杀。”
“你们派出所应该有档案吧,可以回去查查,当时我也录过一份口供。”
他们之前没有往意外事故这个方向去想,但如果真是年级主任说的这种情况,档案调出来一看就清楚了。
真实性应该没有疑问。
提起这位许星州,主任倍感唏嘘:“多好的一个孩子,怎么就想不开呢,我们所有老师都很喜欢他,乖巧、听话,性格也好,干干净净的,平时总穿一件白衬衫,说未来想成为一名医生……怎么就想不开。”
池青没有走进去,他倚在门边,眼前浮现一名高一男生的模样。
他不知道那名叫许星州的男生具体长什么模样,所以想象的时候眼前蒙了一层灰色的雾。
坐在沙发椅上的解临忽然开了口,问:“他为什么自杀?”
“真实的原因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主任说,“但是据我们对他的了解,他是重组家庭,父母离了婚,他跟着父亲离开原来熟悉的环境,来到华南市。这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家庭破裂,环境陌生。”
主任拿下架在鼻梁上的镜架,用手背抹了抹眼睛,许久才说:“也是我们的疏忽,没有注意到他的心理问题……他可能一直承受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压力和痛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