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幕先背刺了他一刀:
【大功臣李斯并不得秦二世重用,为了防止自己失宠,他写了一篇文章向二世献出了独断专权、酷法治民的治国方法,将大秦推向了灭亡的边缘。】
李斯:???!!!
李斯这下真哭了:
“陛下!这绝不可能是臣!臣身为太子心腹,怎么可能酷法治民?臣谨遵太子殿下的教诲,订立的新秦律和百越律都以宽仁为主,这绝对是污蔑!”
始皇眉头微皱:
“好好说话,不许攀扯太子。”
李斯是什么人他能不知道?
若非他忖度着太子喜欢这样的律法,为了讨好太子主动修改律令。光让他自己发挥的话,可不见得会订立仁律。
此人惯会揣测上意,以上位者的喜好来行事。以前始皇施行苛政时,他就提供严刑峻法。光幕所说的秦二世显然为人暴虐,偏好的大约是
更严三分的律法。
正是因为光幕曝出的行为符合李斯寻常的行事风格,周围的臣子看他才会是这种耐人寻味的眼神。
李斯要气死了。
这什么光幕啊,简直不给人活路!
李斯只好继续绞尽脑汁:
“臣、臣……()”
扶苏饶有兴致地看着,看他能臣?[(()”出个什么东西来。
李斯眼一闭心一横:
“臣能力不足,无力总揽朝政。若立傀儡君王必会贻害大秦,有负陛下与殿下的大恩,臣不敢也!”
群臣:……
没想到有一天能听见李丞相说“我是废物别看我,我没那个本事我心里清楚,所以我不会乱来”。
大家一时都心情微妙。
李斯都自认无能了,他们其他人算什么,无能中的无能吗?
始皇无语至极:
“爱卿坐好,且听便是,朕不会因光幕一言便降罪于你的。”
李斯感动得热泪盈眶,以袖拭泪:
“谢陛下!”
他老老实实坐回去了,他倒要听听光幕还能编排他什么。
扶苏倒是想起一事,回头冲侍者授意,让他们给丞相撤换新的菜肴来。
群臣如今还饿着肚子呢,其他人倒是可以偷偷摸摸吃两口。李斯那一桌被他自己喷过,哪怕是自己的口水,想来李丞相也是吃不下去的。
他又问了一句:
“士兵可都吃饱了?”
侍者答道:
“殿下放心,士兵在光幕降临之前早已轮班用过膳了。”
不吃饱可没法保卫君上,其他人在祭天的时候,士兵就提前用过食水了。
扶苏微微颔首,那就好。
【说起李斯,很多人都听过他的故事。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李斯以《谏逐客书》获得秦始皇的重用。以及他忌惮自己的同门师兄,为了独得秦始皇恩宠而害死了韩非。】
大家又开始偷偷摸摸去瞄李斯了。
李斯不为所动。
这算什么?害死韩非的黑历史,在之前和秦二世有关的事情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最后一件最出名的事情,和秦二世的继位有关。】
来了!
大家精神一振,洗耳恭听。
他们倒要看看那个秦二世是怎么上位的,朝中难道就没有大臣发现不对,及时制止吗?
【当时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重,派遣蒙毅前去祭祀山川。身边只剩下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和公子胡亥,可惜没等蒙毅回归,始皇帝就病重离世了。】
终于又听到两个新的名字,大家立刻调动起记忆。
这个赵高是谁?好像没什么印象。
公子胡亥又是哪个?没听说公子里头有这么个能在陛下身边随行的人物啊。
受宠如太孙都不能在巡游的时候随行,他胡亥凭什么?
对啊,
() 他凭什么!
桥松心里也在想这件事,阴嫚将闾他们心里也在想。越想越酸,越想看始皇的目光就越哀怨。
就算太子早逝,陛下也不该找别的儿女带在身边吧?带太孙这个长孙,或者带阴嫚这个和太子关系好的,他们都能接受。
荣禄灵机一动:
“难道胡亥长大了之后,长得越发像大兄了?”
如果是把胡亥当大兄的替身带在身边,那他们还是可以稍微接受一下的。
荣禄都好多年没见过胡亥了,上回见时胡亥还是个小娃娃。现在对方长什么模样,他完全不知道,也想不起来胡亥小时候的样貌,这才有此疑问。
其余臣子就更没见过公子胡亥了,一听这话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
但是公子胡亥是哪个?今天在泰山顶上吗?还是说胡亥不是那个秦二世,他只是恰好在这个故事里有戏份?
始皇:……
扶苏:……
是什么是!从哪儿看来的故事都?
父子俩懒得搭理荣禄,心里结合前世的情况,大概把一切猜得七七八八。
无非是扶苏早亡,胡亥仗着跟随在父亲身边,占尽先机。李斯约莫是真的就近抓了个好控制的公子,没成想抓错了人选。
群臣们还在交头接耳讨论胡亥是谁。
终于有人想起来了:
“是不是那个被过继给庶人成蟜的公子?
其他人匪夷所思。
都过继出去了,难道还能再过继回来,接着当秦二世?而且陛下不是厌弃他很久了吗,怎么突然又带在身边了?
立刻,他们就百分百信了替身的说辞。
没可能是别的了!这人绝对就是太子的替身!只有太子能让陛下改变主意!
众人惋惜地看向太子。
多好一个殿下,怎么就早死呢?要是殿下还在,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一瞬间,别说他们陛下把太子当白月光了,他们自己都把太子当成了白月光。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啊!太子殿下!您怎么就走了呢!
扶苏嘴角微抽:
“眼睛坏了就去吃药,太医呢?”
群臣唰地把眼睛收了回去,再不敢乱看。
【秦始皇驾崩之前,曾经给公子扶苏写过一封信,让他回咸阳为自己举办丧事。】
刚刚还在难过的群臣:等等!!!
怎么这里还有公子扶苏的事情啊?不是说太子已经没了吗?
感觉心里的眼泪白流了,原来太子你没死啊。
又一次被齐刷刷盯着的扶苏::)
有完没完,就你们长眼睛了是吧?
关键时候还是要看蒙毅,郎中令永远那么沉稳。
他一脸不解地反问:
“公子扶苏?”
大家:蒙卿这是没反应过来吗?也对,突然听说太子还活着,确实应该……
啊?公子扶苏?不是太子扶苏???
将闾又炸了:
“胡亥算什么东西!他老师还有脸说父亲曾经考虑过立他为太子!我大兄都没当上的太子,他做什么美梦呢?!”
公子高抹了把脸,不想管了。
将闾总在不该脑子灵活的时候,把两件事联系在一起。但是该聪明的时候,又在那里犯蠢。
扶苏:说得很好,下次不要说了。
什么叫孤都没当上的太子?孤怎么没当上太子了?孤前世四岁就被封为太子了好不好!
始皇若有所思。
既然光幕提及的始皇帝不曾立过太子,那这光幕说的就不是他经历过的位面之事,而是关于其他大秦位面的。
始皇倒不意外,他自己见过两个位面,自然能想到会有第三、四、五……无穷个。
既然如此,光幕正在诉说的就不是当前大秦会发生的未来。那么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看看热闹就行了。
正好可以看一看那个大秦有什么值得借鉴和改正的地方,毕竟他们也救不了那个位面的秦朝,只能尽量做好自己。
——往好处想,说不准对方也获得了光幕提点,可以自行规避危险呢。
始皇示意将闾稍安勿躁:
“既无太子,便不是此界之事,不必太过真情实感。”
李斯也总算可以长出一口气了。
其他位面的李斯有不臣之心与他何干,他可是清清白白忠心耿耿。
群臣迅速调整好了心态。
早说嘛,早说不是自家发生的事情,害得他们白担心这么久。
幸好幸好,幸好他们有太子。幸好他们太子虽然不做人,但是真的很优秀。
给这样的太子当臣子超有安全感的!
【始皇帝给长子的信件并没有成功发出去,赵高拦下了信,并说服李斯另立诏书。他们谎称胡亥被遗诏立为太子,又写了一封信送往边郡,细数扶苏和蒙恬的罪状。】
蒙恬:?
蒙恬百思不得其解,这里怎么还有他的事情?他常年带兵在外,和太子殿下好像也没多少来往,给蒙毅送信都比给他合理吧?
其他人却结合“送往边郡”明白了。
看来公子扶苏之所以需要临时“回咸阳治丧”,是因为之前在边郡啊。
那么他所在的边郡应该就是蒙恬所在的地方,所以矫诏者担心掌兵的蒙恬帮助扶苏起兵平乱,干脆打算连蒙恬一起干掉。
所以问题来了,长公子为何在边郡?
光幕偏不说这个,而是说起了赵高是如何说服李斯的。
【赵高告诉李斯:“蒙恬将军才能、功绩与谋略皆不俗,大公子对他比对您更加信任。若公子扶苏继位,丞相之位必定落入蒙恬之手。”】
蒙恬:我再说一遍,我和太子殿下不太熟!
扶苏扭头去看父亲。
始皇也看向儿子。
两人皆从对方
眼中看出了疑惑。
若说蒙恬会担任国尉,那很合理。蒙恬是武将,国尉是管武将任免的。
可是丞相一职,不是说蒙恬当不起,而是相比起来作为文臣的蒙毅更合适一些吧?
群臣也觉得哪里怪怪的。
更怪的还在后面。
【“待大公子继位、蒙恬当上丞相,到时候您还能够善终吗?”】
作为另一个丞相的冯去疾忍不住了:
“便是蒙将军当上了丞相,他与李丞相无冤无仇,又为何要对他下杀手?”
这个“不得善终”实在奇怪,如果换成是“您还能够继续大权在握吗”,才比较合理吧。
群臣都没搞明白这里头的逻辑。
扶苏忽然想到了什么:
“或许那赵高是想说孤继位后会对李丞相下手。”
阴嫚张口一句“可大兄也和李丞相无冤无仇啊”就要说出口。
又听扶苏接着说:
“诸位应当还记得,惠文王继位后车裂了商君,武王继位后与张仪不和、张仪害怕被诛杀而逃亡魏国,昭襄王降罪甘茂、致使甘茂出逃齐国。”
“另有父亲当年贬黜吕不韦之事,凡此种种,皆是前一任君王倚重的重臣在继任之君手中下场凄凉。”
众人陷入了沉思。
不说还没发现,你们秦王怎么有排挤先王心腹的传统啊?这就是传说中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吗?
但是很快,大家又反应过来不对。
阴嫚反驳道:
“前三人且不提,吕不韦是自己罪有应得,如何能混为一谈?”
换一个人可不敢拿吕不韦举例,太子殿下说出这话的时候其他人都不敢去看陛下的脸色。
扶苏倒觉得没什么。
臣下总爱过度揣测君王,觉得父亲肯定对过往之事讳莫如深,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阴嫚又逼视李斯:
“李丞相是做了什么,才担忧自己会被大兄针对?还是说丞相自认为是商君第二,与大兄政见不合会受处决?”
李斯:……
关我什么事啊!你去光幕里头啊!你去质问里头那个李斯啊!
我最后强调一遍——
我,太子殿下的第一狗腿子,和太子没有矛盾,太子的一切政治主张我举双手双脚赞同!
李斯觉得光幕里提到的那个自己简直不可理喻。
大公子扶苏是什么人他不知道吗?老秦家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出一个仁德之君,怎么可能像惠文王一样对他下手?
顶多是用一些让人有苦说不出的方法架空他,给他封个面上好看的虚衔而已。
说是担心自己不得善终,还不如说是担心自己不能继续执掌大权呢。
至于认为自己是商鞅第二、怀疑自己辛辛苦苦推行的政策会被推翻……记不记得商鞅虽然死了,他的变法一点没改继续施行下去了?
要对老秦
家血脉有信心,他们绝对干得出来人杀了、东西留下的事情,根本不让自己吃亏。
他们太子尤甚。
而且太子是个爹控,他爹立下的重要政策他才不会改呢,谁改他跟谁急。顶多改改不重要的,但既然都是不重要的了,那改了也没什么要紧的。
李斯不和公主争辩,他直接向君上跪拜请罪。
“臣被权势蒙蔽了双眼,有负圣恩!”
给自己找一千一万个理由,都不如老老实实认罪领罚。反正那又不是他干的错事,以退为进反而能躲过严惩。
扶苏看了父亲一眼。
始皇对他颔首,示意他来做决定。
这是将向臣下施恩的机会让给爱子了。
不管本位面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他都打算帮儿子多拉拢一番重臣。唯有防患于未然,才不会叫旧事重演。
扶苏于是对李斯说道:
“爱卿怎么又开始请罪了?都说了此事与你无关——”
光幕说到下一句:
【李斯在伪造的诏书中痛斥扶苏与蒙恬“不忠不孝”,令二人自裁谢罪。】
扶苏:呵呵,你说谁不孝?
大秦第一孝子现在很不高兴,什么拉拢李斯,拉拢个鬼。
扶苏立刻眼刀子射过去:
“孤方才想了想,虽然此事与丞相无关,但既然丞相总是心下有愧难以安坐,不如还是就这么跪着吧。”
说完还抱怨一句:
“真是恶毒的诋毁!孤怎么可能不孝顺父亲?”
始皇:……
群臣露出了迷之微笑。
啊,毫不意外呢,果然太子殿下只在意这个问题!
不过李斯胆子挺大啊,居然敢这么编排太子。活该他跪着,哈哈哈哈哈。
始皇揉了揉太阳穴,对儿子说道:
“别闹,让李斯起来。”
他是让太子去和人交好的,太子总这样随心所欲怎么能行,这不是凭白给自己招惹仇恨么。
而且这句话里头的重点是不孝吗?
难道不该是李斯让太子自裁?
想到这,始皇一顿。
——李斯、让、太子、自裁???
始皇看一看心爱的宝贝儿子,又看一看倚重的大秦功臣,目光逐渐变得危险。
虽然早有所料李斯可能会迫害拦了他路的扶苏,但当真听见这些话,还是觉得十分刺耳。
李斯本就在犹豫是听太子的还是听陛下的,见状不敢再有什么奢望了。他还是老老实实跪着吧,他不配起来。
始皇心里安慰自己。
没关系的,就算矫诏也没事。阿苏如此聪慧,怎么可能看不出诏书是假的?
必然是阿苏悍然反抗之后,因李斯等人掌握“遗诏”大势已去,被镇压兵败,这才导致胡亥这蠢货成功上位。
结果就听光幕补充道:
【扶苏见到诏书不疑有他,当即拔剑自刎。】
始皇:!!!
李斯:!!!
群臣:!!!
始皇脑子里只有“扶苏拔剑自刎”在反复循环。
他此时完全没有心思去分析扶苏为什么不反抗而是选择了顺从,其中是不是另有隐情。唯独记得爱子会自刎全赖李斯所赐,都是此等乱臣贼子害了他家太子性命。
始皇帝勃然大怒:
“李斯!你给朕跪到中间去!”
李斯:呜呜呜,吾命休矣!!